1. 白茶标准gb/t31751
gb/t 31751标准是2015年首发。标准全称是gb/t 31751-2015《紧压白茶》。标准发布日期: 2015-07-03,实施日期: 2016-02-01。标准规定了紧压白茶的定义、分类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白茶为原料,经整理、拼配、蒸压定型、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2. 白茶标准gb/t22291
执行标准为gb--t22291
它指的是在福鼎市境内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当地具有特色的群体种小菜茶按白茶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白茶,称之为福鼎白茶。指的是在福鼎市境内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和福鼎当地具有特色的群体种小菜茶按白茶工艺加工制作出来的白茶,称之为福鼎白茶。
3. 白茶标准gb/t31751价格
gb/t31751是国家标准第31751号的意思,规定的是紧压白茶的标准。
紧压白茶是2016年2月1日实施的一项国家标准,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白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柘荣 、武汉新洲旧街、蕉城天山、松溪、建阳、云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拣剔、复火等工序。云南白茶工艺主要晒青,晒青茶的优势在于口感保持茶叶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4. 白茶标准gb/t22291--2008
新的标准《gb/t22291-2017白茶》颁布,其重大修改就是白茶的保存时限、含水量提高为8.5%,和增加寿眉等级标准。
同时文件第八条规定:
白茶贮存条件应符合gb/t30375相关规定,贮存得当,白茶可长期保存,因此一般二十年左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超过一定的时间期限,茶叶的品质也并非一直上升。
其次,在《白茶标准》的助力,导致了更多的人参与进了白茶的收藏。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
5. 白茶标准gb/t22291-200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2291—2008《白茶》。与gb/t 2229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部分引用标准;
一一增加术语和定义;
——产品中增加“寿眉”并规定相应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
一一理化指标中增加水浸出物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福建省裕荣香茶业有限公司、福鼎市质量计量检测所、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政和县白牡丹茶业有限公司、政和 县稻香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昆、蔡良绥、潘德贵、林健、林有希、余步贵、黄礼灼、赵玉香、孙威江、张亚丽、 蔡清平、邹新武、朱仲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2291—2008。
白 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茶的产品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aeus.) o.kuntze的芽、叶、嫩茎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 123 号
3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白毫银针 baihaoyinzhe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2
白牡丹 baimudan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3
贡眉 gongmei
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4
寿眉 shoumei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4产品与实物标准样
4.1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产品。
4.2每种产品的每一等级均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
5要求
5.1 基本要求
具有正常的色、香、味,不含有非茶类物质和添加剂,无异味,无异嗅,无劣变。
5.2感官品质
5.2.1白毫银针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5.2.3贡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5.2.4寿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
5.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4卫生指标
5.4.1 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2的规定。
5.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 2763的规定。
5.5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试验方法
6.1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的规定执行。
6.2理化指标
6.2.1 试样的制备按gb/t 8303的规定执行。
6.2.2 水分检验按gb/t 8304的规定执行。
6.2.3 总灰分检验按gb/t 8306的规定执行。
6.2.4 粉末检验按gb/t 8311的规定执行。
6.2.5 水浸出物检验按gb/t 8305的规定执行。
6.3卫生指标
6.3.1 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 2762的规定执行。
6.3.2 农药残留限量检验按gb 2763的规定执行。
6.4净含量
按jjf 1070的规定执行。
7检验规则
7.1取样
7.1.1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
7.1.2取样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7.2检验
7.2.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和净含量。
7.2.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5章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如原料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
c) 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型式检验时,应按第5章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7.3判定规则
按第5章要求的项目,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7.4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 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 7718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 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的规定。
8.2包装
应符合gh/t 1070的规定。
8.3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防晒措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贮存
应符合gb/t 30375的规定。产品可长期保存。
6. 白茶标准gb/t30375
不适合存放茶叶。
根据《gb/t30375-2013》茶叶贮存国家标准指出:绿茶、黄茶的保存温度宜控制在10℃以下,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黑茶、紧压茶的保存温度宜控制在25℃以下,其次存茶的温度亦不能过低,可根据环境湿度调整,在存茶时仍需要注意避光、防潮、防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