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碧螺春的历史简介,文化意义,对联,诗词,广告 -亚博电竞网

亚博电竞网-亚博平台手机 2023-03-02 07:04 编辑:admin 274阅读

洞庭碧螺春 品香醉天下

吴中山水秀 赏景迷世界

洞庭碧螺春 品香醉嘉宾

吴中山水秀 赏景迷游客

洞庭碧螺春 香醉天外仙

吴中山水秀 景迷八方客

碧螺春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碧螺春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向来被人们视作茶中精品,在国内外茶叶市场有着极高的声誉,畅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苏州吴中区东山、金庭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保护地域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玉品牌等5个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荣获江苏省重点保护品牌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古尚锦牌等14个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荣获苏州市名牌产品。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舳福渡醺氏悖壮啤派啡恕搪莘逭哂燃眩搪荽骸薄h粢源宋担虮搪荽翰栌κ加诿鞒谇∠陆现熬鸵衙院樟恕r灿腥巳衔罕搪荽菏且蛐巫淳砬缏荩蟊搪蹋捎谠绱憾妹>荨端罩莞尽吩兀骸岸赐ザ奖搪菔冢安杓钢辏克晖寥顺挚鸩晒椋醇湟臁?滴跄衬辏春虿烧撸绻剩督隙啵蛑没持校璧锰逦拢煜阃环2刹枵哒簦合派啡讼悖〔杷煲源说妹!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采制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历史溯源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碧螺春始于何时,名称由来,说法颇多。据清代《野史大观》(卷一)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煞人香’。康熙己卯…….....抚臣朱荦购此茶以进…….....,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

自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又据相传,明朝期间,宰相王鳌,是东后山陆巷人,“碧螺春”名称系他所题。又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舳福渡醺氏悖壮啤派啡恕搪莘逭哂燃眩 碧螺春’”。若以此为实,则碧螺春茶应始于明朝,在乾隆下江南之前就已名声显赫了。也有人认为:碧螺春是因形状卷曲如螺,色泽碧绿,采于早春而得名。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又据清代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茶联茶诗茶词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洞庭帝了春长恨,二千年来茶更香。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

清・陈康祺

从来隽物有嘉名,物以名传愈自珍。

梅盛每称香雪海,茶尖争说碧螺春。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揄扬到上京。

吓煞人香原夸语,还须早摘趁春分。

碧 螺 春

清・梁同书

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

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

纤衫不惜春雨干,满盏真成乳花馥。

说明:吴伟业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此词的发现表明,早在康熙帝赐名(1699年)之前的几十年前,碧螺春之名已经在民间流传开来,只不过尚未闻名天下。

网站地图